吃七分饱的人除了能瘦,还给身体带来五大好处!---减肥食谱

· 微珍科普

  俗话说“一口吃不成个胖子”,但如果每顿都多吃一口,进食过饱不仅可能导致变胖,还可能引发一些肠胃疾病。适当少吃,则有助于降低疾病风险,甚至延年益寿。那少吃多少呢?

  七分饱,刚刚好。

  近百年来,也有越来越多的各种实验都表明:饮食热量受限制的老鼠和灵长类动物不仅活得长,而且显得更健康。虽然此类实验很难在人类开展,但有不少科学家用一些间接证据表明了限制饮食热量可能对人体有积极作用,并且说明了限制饮食热量即使不能延长寿命,也能延缓衰老,对健康有益。

  中医讲“七分饱,身体好”,进食七分饱是中国传统养生观念方式之一。研究表明,吃太饱不仅会长膘,还会加重肠胃负担,诱发肠胃疾病。而“七分饱”对于人体健康好处多多,对身体机能的很多方面都有益处。

  七分饱有哪些好处呢?

  1、有助于减肥,控制体重

  进食过饱容易造成体内营养过剩,长期下去脂肪自然就会堆积,造成肥胖。吃七分饱可以减少营养过剩的可能性,有助于控制体重。

  2、减轻肠胃负担,减少肠胃疾病

  吃太饱会增加我们肠胃负担,容易引起消化不良等状况。如果吃不饱,又无法为人体提供足够的营养能量。而吃七分饱可以减小对胃肠的刺激,减轻胃肠负担,一定程度上可减少胃肠疾病发生。

  3、缓解疲劳,让人更精神

  吃的过饱之后就会有困倦感,因为在我们进食之后血液多半都流入到肠道帮助消化,使人的精神状态不够饱满,进而产生疲劳。吃七分饱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疲劳。

  4、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吃太饱时,人体内能量不能被完全消耗,容易转化成脂肪堆积在体内,长时间如此可能会诱发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因此吃七分饱在一定程度上,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5、预防老年痴呆

  进餐后人体的大量血液会在胃肠部位聚积,容易造成脑缺血,长期吃过饱,对老年人来说容易引起老年痴呆,吃七分饱可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预防作用。

  七分饱是怎样一种状态?

  饱腹感是一种身体体验,对于每个人来说都会有一些差异,七分饱是一个形象的说法,不同的人,对营养的需求量也不一样,主要是提醒人们吃饭不能过量。过饥或者是过饱,对身体健康都不利。

  究竟怎么样才算“七分饱”,我们可以通过这些身体感觉来判断我们的饱腹感。七分饱应当是这样一个感觉:胃里还没觉得满,但对食物的热情已有所下降,主动进食的速度也明显变慢,但习惯性地还想多吃,可如果把食物撤走,换个话题,很快就会忘记吃东西。可以想象为,能吃掉饭后的水果和甜品之前的状态。

  有人会觉得七分饱的饮食不容易持久,担心过了饭点没多久就会觉得饿,这其实也容易解决,两餐之间可以吃点水果、酸奶垫垫肚子,这样还可以满足对维生素矿物质的需求。

  请注意!七分饱并不适合所有人,身体本身偏瘦、营养不良等人群,尽量不要控制自己的食量了。七分饱非常适合体重微胖及以上的年轻人,特别适用于长期减肥的人群,通过控制食量达到健康减重目的。

  —饮食四大基本原则—

  ①饭前一碗汤②先素后荤

  ③细嚼慢咽④少食多餐